1977年恢復高考。無數人的命運得以改變,好多是傳統觀念中所謂“成分”不好的人(還有好多人想回到過去,FUNNY)。
1977年8月4日至8日,鄧小平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邀請了三十多位[敏感詞]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參加。
劉西堯時任教育部部長,劉道玉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會場上帶頭“開炮”講真話的是查全性。他們都畢業于武漢大學,可能是他們對科舉比較熟悉。我任顧問的明銳理想創始人冀運景也畢業于此。
1952年院系調整時,湖南的文理精英到了武漢,如武大校長張平文(馬英九聽出了口音)。
從科舉到現代——武大是校史最長的大學;
國立師范學院(三閭大學)與北平民國大學都融入了湖南,有動人愛情故事!
鄉村教師父親至今得意,不少學生在幾年內考上大學(包括北大和清華)。
1978年,跟隨到縣一中做臨時工的母親,我們兄弟倆離開了茅草屋,住到了縣城。露天電影曾是大家最大的享受。
我家的兩盞煤油燈——媽媽的嫁妝;從全球化崩潰,憶自給自足的時代;50年觀影史,有阿凡達,有中國芯與標準,還有錄像廳午夜場
1979年我開始讀小學,后來的11年(5+3+3),我的人生為高考而活著。我也聽過了無數的高考悲歡故事。我的表姨談清輝復讀后考上湖南大學(她的父親談正吾是湖南師院、女兒是人民大學碩士)。我的父親盡管1960年初中畢業后考上湖大,但讀的是南縣師范/寧鄉師范。
1990年7月7-9日,我終于走進了湖南省南縣一中的考場。養兵多少多少日,用兵就三天。9:00開考,實際上是今天的8:00,因為夏時制(1986-1991)。
我記得我是556分,超過湖南一本線30多分(524分)。化學91分,物理接近滿分98(查卷是99,不知道哪里還丟了1分),英語是89分,也是很高的分數。
因為不可說的原因,1990年的高考錄取比例是高考正常化以來[敏感詞]的一年,競爭異常激烈,網上有人寫了這個故事。劉愛新《1990的高考》:(以前)我們(山東)冠縣每年考上專科、本科的學生加起來不超過100 人。.......后來聽說,那一年冠縣只有 48 名 同學通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
同年的考生:康輝(北大)、孟非(落榜)、張磊(人大)、孟晚舟(建行常州財經學校,考上也不容易)。
[敏感詞]也是如此,萬斯從鐵銹州到副總統,俄亥俄大學與耶魯大學是改變命運的關鍵。
電子界的許志翰(射頻芯片卓勝微,清華)、邱文生(手機ODM大王華勤、清華)、孫洪軍(模擬電子艾為、東大)是1990年考生。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以及旗下微電子研究所很有名,王國裕(本科東大)、魏少軍、陳大同是研究生同班同學。
有一位是我們南縣一中畢業生。1985年,趙立新因獲得國家創賽得金牌面試進入清華電子工程系,他是做圖像傳感器的格科微的創始人,也是[敏感詞]“EE85”的一員(如韋爾老板)。他的中學同學夏風(華科)是其天使投資人,他還是晶豐明源天使。我的奶奶和趙立新的外婆都是游家人:
中國芯片往事:格科微、艾為背后的山寨機風云和ODM產業崛起
我的小學同學陳伯友高中就讀于長沙一中,參加了北大奧賽集訓,隨后參加1990年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荷蘭舉行),獲得銅牌,免試進入清華電子工程系(五年制)。他在北大奧賽班有個同學唐壯,面試就讀于北大,是卓勝微合伙人。
我在1994年春和付瑤一起去北京找工作(in vain),我去他宿舍住了一個晚上,沾了仙氣。
言歸正傳。1990年,我老老實實參加高考。全國天氣酷熱,我們考室有吊扇,至于冰塊,是沒有的。
頭一天晚上我非常興奮,沒有睡著,只能強迫自己閉目養神,難免胡思亂想。那時候睡涼席,電風扇吹得嗚嗚響,是1984年購買得上海飛機制造廠的飛翼牌電風扇。
第一天上午看錯了時間,語文作文打了草稿后,沒來得及抄完,考砸了。盡管只考了49分/120分,但并不妨礙我今天靠碼字謀存在感。
父親做了一桌子菜,我一點胃口沒有。父親問我考試情況,我沒給他什么好臉色,他就悶頭不說話只干飯,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他肯定會絮絮叨叨半天。
下午考前,媽媽跟我說:孩子,唱唱歌吧!我一邊走一邊哼哼,狀態奇跡般地調整過來了,下午化學考得不錯,91分/100. 化學老師兼班主任是黃慈和老師。
晚上校醫周醫生笑著給了我兩片白色小藥片。我現在高度懷疑是VC。
后來的兩個晚上我還是只能閉目養神,但人已不慌了。現在想想,睡不著可能是腎上腺素應急反應。當人經歷某些刺激(例如興奮,恐懼,緊張等)時會分泌這個激素,據說有孩子被壓時,母親居然可以抬得起小車。
當年語文考試題目有點怪,湖南評卷老師又特別奇葩,網上有吐槽:
客家鄒
很遺憾,當年語文滿分120分我僅考了56分,結合湖南省10%考生因作文跑題而得0分,本人大概率作文是零分。
在大學里,我又學了英語、數學、物理和化學,記憶如下:
全國統一試題,上海除外。廣東的試題也是全國試題,但采用標準分計算,所以分數不能橫向比較,我班廣東同學的考分是800多分,驚掉了我的下巴。
1990年高考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難度較高的一次,尤其是理科的數學科目表現突出。理科數學題因其突破常規的命題思路,被眾多考生和教育工作者稱為“史上最難之一”。整體看1990年高考數學試題難以結合,但是難度跨度大,整體偏難。當年全國平均考分比前后兩年都下降不少。
最后兩道大題(共20分)比較難,我把時間過多地消耗在上面了,這導致我前面的100分題目沒有怎么檢查,丟了不該丟的分。我們年紀有一些同學比我考得好。
偶依秋99:我江蘇1990年考生,當年最后兩題(一共20分)讀了一遍,寫了兩個“解”字,果斷放棄,把前面100分題目重新做了一遍,最后得分97,后來知道,比我數學好的同學,做了半天,也沒做出來,竊喜,再后來,聽說整個江蘇省數學過100分的(總分120),也非常之少,我更加佩服我自己的英明決策。
隨言雜談:本來我在縣城重點高中成績一直前10,數學五次摸底總是105以上(總分120),可就是這份試卷,我最后得分68分,結果我的浙大夢飛走了!本人1990年參考高考,我是在縣城重點中學讀的高三,五次莫迪考試,全校平均排名第七名,自以為數學是強項,但是當年高考數學卻考砸了,120分的卷子,自己僅僅得了60多分,而平時數學不是很好的同學都能得90多分,真不知道高考期間發生了什么。
次仁多吉HQpLF
我1990年高考,總分511分,數學僅76分,語文不及格70分,物理84分,英語74,化學79分,生物61分,政治70,一本地礦油類學校錄取
1984年高考數學是全國卷,當年的全國數學平均分只有26分/120總分,大部分考生在20-50之間。學霸聚集的江蘇的數學平均分僅為49分,而北京的平均分則為30多分。
1984年,我國為了培養創新人才,在那一年的高考中改變了命題方向。過去的高考數學大多是生搬硬套,每一年的試題都是老道路,題型也差不多,只不過是數字變化了而已。一成不變的命題方向,也使高考中的數學成為了一潭死水。
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1984年,數學命題組提出了高考“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的命題指導思想,創造了大批新題,即所謂活題。很多題從課本上根本見不到,難度不亞于現在的全國聯賽。例如,有文章說:“查閱建國以來的歷屆高考試題,有關排列組合試題的要求也均未達到此試題要求高度。”
1984年的高考數學題對學生的邏輯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據悉,此次命題的專家均來自中科院數學研究所,他們平時都致力于指導研究生參加國際數學競賽。因此,試題設計得相對獨特,讓成績中等的考生難以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從而使得數學的平均分創下了歷史新低。
試卷出來之后,那年的試題果然改變了套路,出了很多新題,甚至是競賽難度級別的難題。據說試卷的第六大題的第二小題、第七大題和第八大題常常被之后的競賽命題者作為范題參考。
發明主叫識別話機單芯片解決方案的葉晶在這年高考數學是超級高分:94分。他的數學才華用在了芯片設計上。
第一顆銷往全球的爆款“中國芯”,締造者居然是“史上最牛散戶劉芳”
1984年,《人民教育》第12期發表文章作了批評:
今年高考數學(理科)試題不適合高校選拔新生,與現行中學數學教學要求也不吻合,試題偏刁、難度偏高、排列不當、分配不均。比如,安排沒有考慮到考生的心理狀態,采取由易而難的辦法。第一大題選擇答案,每一小題均需考生全面認真考慮所學內容,經過推理運算,去偽存真,才能獲得正確答案。而試題又明確規定,選擇錯了要扣分,這無疑給考生的心理上增加了壓力,愈怕失分愈緊張,不利于考生思維能力的發揮。
2003年的數學高考,因A卷泄露,使用全國統一試卷的省份緊急調整。
啟用的備用卷(B卷)讓無數人淚灑考場。總分是150分。
515151vTLDj
我就是那屆的高考生,當時在全成都學生成績最好的考場:成都七中考場,數學一考下來哭了一片,沒有經歷過的人真是不曉得那時候的絕望和對自己的失望是多么嚴重。除了那個偷卷子的,我很想知道,為什么備用卷的難度不和主卷持平?!當然看客可以說水漲船高,大家難了無非是分數線降低、成績好怎么考都是高分之類的,但事實是高考進行時中的突變導致大部分學生發揮失常,我同班同學除了幾個尖子生,其余都比預料中的大學降了一兩個檔次,成為了包括我在內不少同學一輩子的噩夢。
鬼谷道一
我就是那屆考生,平時140+這次高考考98,尼瑪第一道選擇題讓我直冒汗,平時模擬考試,前面五分鐘不讓動筆,基本上前五道基本看出答案,這次慌了,越做越慌,連三角函數還卡我,現在做高中數學老師,看到這個卷子還不確定能否全做出來,陰影啊
馨東侃侃而談 :
03年江蘇考生,記得很清楚數學大題最后一題考前我們數學老師很自信的說這類題型不會考愿意聽的就聽聽不愿意聽的就自己復習,很慶幸當時我認認真真的聽了。記得數學出來那我們高三的所有數學老師被狂罵一片
翼翼tiff
完全不記得題目了,出考場的時候大家都特別懵逼,然后回過神一片怨聲載道,整個考試氣氛全毀了,老師晚上給我們打電話一個個安撫
猛哥釣江湖
03年數學20分的學渣飄過!反正拿到數學試卷就懵逼了,然后發呆到交卷。試卷的第一題選擇題,其實有爭議。很多考生在第一題就耗了十幾分鐘,然后節奏就亂了。03年,是真特么的難!熬過了非典,看了[敏感詞]打伊拉克,然后敗在高考上。
一縷陽光lwx666
我就是2003界的考生,數學當時考了78分。我們班平均分60分左右
六朝風華
我現在都是三十多歲的阿姨了,一直不愿意回想03年的高考數學,當時考完隔壁班的一個女生就瘋了,后來沒再上學一直精神失常。
況聽楓6Z
那年我數學干了28分
霸宇龍神ABC
那年考了82,勉強上了一本。現在回過頭看,真是天書一樣。很多人心理上被擊垮,我的一個老鄉,公認的學霸,結果考了71,回家說要尋死。又聽說好幾個女生不到半小時,就在考場里哭起來,然后其他科目都不考了,直接復讀或是出去打工,都是家庭條件差,壓力特別大的女孩,很容易崩潰。我當時的習慣是,拿到試卷先看最后一題,以此判斷試卷整體難易程度,那天當看到那個很少出現的西格瑪符號時,我居然笑出了聲,慶幸心態還不錯
可樂加冰哦
那年我們遇上了葛大爺出的卷子,于是那些平時數學不怎么好的學生笑了,我們哭了……
木白1006
我也03年高考的,6題大題到考試結束還有3題沒做,不過當時我心態還不錯,出考場哭一大片,我想不是我一個人沒考好吧,所以沒放在心上
素焰SY
如今的同濟大學數學系博士后,2003年的高考數學不及格。
槍哥的哥
03年高考確實坑死我們了,關鍵是那場數學考完后很多人幾乎放棄了,后面的考試也是一塌糊涂。
德性mO3T2
都忘了當年考試題了,考完數學都在哭,老師一個接一個進來安慰,好不容易把題忘了,以至于對答案的時候一時想不起自己的答案了
可樂加冰哦
那年我們遇上了葛大爺出的卷子,于是那些平時數學不怎么好的學生笑了,我們哭了……
帥氣的wxh228
我高中數學老師就是03年的幸運兒,150滿分他考了138,當時沒有學過向量還有求和符號這些,他狗屎運在一本資料看到了。然后仔細問了老師,他老師講完了還信誓旦旦說這玩意超綱,教材上都沒有,不可能考的。結果那年他直接過關斬將爽的一批,然后分數線勉強過二本,他語文和英語加起來勉強和數學平起平坐
地獄向右1030
操,我回頭推了下分數,我最后5條大題目一個字沒寫,得了88分,說明我前面全對。
tiansai5771
文章說的不對,我大學同宿舍的福建的,都做過當年的高價買的高考卷。當時應該是影響面積太大,怕捂不住,所以緊急啟用的備用卷。這個四川考生是背鍋呼弄用來欺上瞞下的吧。
我不清楚03年數學B卷是全國試題,還是江蘇的試題不一樣。反正有一個南通人被大家記住了。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最牛博弈,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金航標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